-
回乡偶书二首
[唐]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离别家乡岁月多,近来人事半销磨。唯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。 分类标签: 思乡诗 思念诗 唐诗三百首 小学 作品赏析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(744),辞去朝......
-
青玉案元夕
[宋]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 分类标签: 元宵节 宋词三百首 婉约诗 作品赏析 【注释】......
-
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代辛弃疾
定风波·暮春漫兴 宋代:辛弃疾 宋代: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,插花走马醉千钟。老去逢春如病酒,唯有,茶瓯香篆小帘栊。 卷尽残花风未定,休恨,花开元自要春风。试问春归谁得见?飞燕,来时相遇夕阳中。 追忆 , 写景 , 伤春 1 翻译......
-
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
沁园春·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宋代: 辛弃疾 杯汝来前!老子今朝,点检形骸。甚长年抱渴,咽如焦釜;于今喜睡,气似奔雷。汝说“刘伶,古今达者,醉后何妨死便埋”。浑如此,叹汝于知己,真少恩哉! 更凭歌舞为媒。算合作平居鸩毒猜。况怨无小大,......
-
送夏侯审校书东归
[唐]钱起 楚乡飞鸟没,独与碧云还。破镜催归客,残阳见旧山。诗成流水上,梦尽落花间。傥寄相思字,愁人定解颜。 分类标签: 友情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。......
-
卜算子芍药打团红
卜算子·芍药打团红 宋代: 洪咨夔 芍药打团红,萱草成窝绿。帘卷疏风燕子归,依旧卢仝屋。 贫放麹生疏,闲到青奴熟。扫地焚香伴老仙,人胜连环玉。 芍药 , 感慨 , 写花 1562 翻译 红色的芍药聚成团,绿色的萱草长成一窝一窝的。帘......
-
行路难 其一
[唐]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。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 分类标签: 励志诗 友情诗 ......
-
名句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的翻译
他乡共酌金花酒,万里同悲鸿雁天。 注 赏 背 听 出自唐代 : 卢照邻的《九月九日登玄武山》 九月九日眺山川,归心归望积风烟。他乡共酌金花酒,万里同悲鸿雁天。 类型: 思乡重阳节 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韵译九月九日眺望那故乡......
-
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
秦始皇一统天下后,妄想秦朝能够千秋万世没想到二世而亡。当时各路义军拥楚怀王为首,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。项羽军队实力最强,本来对咸阳势在必得,没想到在函谷关遭遇狙击,让刘邦捡了漏,率先攻破了咸阳。项羽大怒,即令当阳君拿下函谷关,率四十万大......
-
魏晋
魏晋 【魏晋(220~420)】 三国(220~280) 中国历史上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。由于魏、蜀、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。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,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。 东汉中平六年(189)灵帝死,刘辩继立为少帝。执政的何太......
-
项羽的叔叔项伯的结局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空城计”童叟皆知。大概意思就是马谡大意丢失街亭后,诸葛亮身边的兵力少,而且想安全撤退已经来不及了,不得已只好玩起了空城计。他打开城门,自己坐在城上自弹自乐,而司马懿恐有埋伏,慌忙撤兵,使得诸葛亮的处境转危为安。 ......
-
项羽杀死义帝的分析
分封后,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欣喜和鼓舞的,但也有人不满。 第一个不满的就是刘邦。 早在分封之前,就刘邦的问题,项羽和范增进行了数次的研究和讨论。范增认为,巴、蜀二郡道路艰峻,原本是流浪者居住的地方,让刘邦去那里,既不会背上违背约定的罪......
-
项羽带领残兵败将突围的故事
如果项羽能够乘夜出逃的话,还是有机会的。可惜他当时认为自己的身边还有三万余人,认为明天还可以和刘邦决一死战。然而事实的发展大大出乎他的意料,刘邦的大军先是乘夜把他们包围了,然后又在深更半夜的时候进行了由大导演韩信策划的《四面楚歌》演唱......
-
项羽刘邦楚汉之争的历史背景
楚汉之争,又名楚汉战争、楚汉争霸、楚汉相争、楚汉之战等,即汉元年(公元前206年)八月至汉五年(公元前202年)十二月,西楚霸王项羽、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。 最终,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,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......
-
项羽兵败垓下穷途末路的故事
公元前204年12月,项羽率楚军退到了垓下(今安徽灵璧东南)。 项羽刚刚见到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虞姬,两人还来不及柔情蜜意,刘邦、韩信、彭越、英布的四路大军就围拢过来了。直到这时,不可一世的项羽才第一次有了穷途末路之感。 是啊,人......